細細算來,筆者從事化工品期貨分析工作三年有余。新的一年,首要工作還是預測一下2016年化工品期貨市場可能發(fā)生的變化。筆者腦海中有一種潛意識,那就是化工品中LLDPE比PTA強勢。在做化工品套利時,一般會選擇多LLDPE空PTA的組合。事實上,這種潛意識是有一定理論依據的。
其一,國內LLDPE產能不足,需要大量進口。2003年以來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國內PE進口依存度平均為45.76%,2015年前11個月為42.64%,供給的結構性不足支撐了LLDPE價格的堅挺。
其二,國內LLDPE生產相對壟斷,產能主要集中在中石油和中石化手中,而下游產能相對分散,這種產業(yè)鏈結構使LLDPE企業(yè)具有較強的定價權,一旦價格走低,LLDPE企業(yè)就可以限產保價。反觀PTA行業(yè),由于前些年投資過熱,PTA產能急劇增加,2011—2014年產能增速分別為31.11%、56.83%、4.69%和31.62%。受經濟增速下滑的影響,PTA終端服裝需求疲軟,傳導到下游,聚酯需求增速相應放緩,PTA行業(yè)供給過剩問題越來越顯著。此外,PTA企業(yè)產能集中度相較LLDPE要低。在這種市場中,PTA企業(yè)的限產保價對價格的支撐力度并不長久。
但是,展望2016年,這種LLDPE強PTA弱的格局可能被打破。2015年年底,國內PE總產能大致在1539萬噸,2016年預計有199萬噸新產能投產,產能增速達到12.93%,而2015年年底,國內PP總產能大致在1739.3萬噸,2016年計劃投產的產能為361萬噸,產能增速為20.76%。而PTA方面,2016年計劃投產的只有江陰漢邦220萬噸和四川晟達100萬噸的裝置,相較5015萬噸的產能來說,增速只有6.82%。
為了緩解對聚烯烴的進口依賴,國內一直在大力發(fā)展煤制烯烴技術。2015年國內煤制烯烴裝置大面積投產,只是原油價格的暴跌,打擊了煤制烯烴產業(yè),緩解了其對聚烯烴市場的沖擊。但是,煤制烯烴裝置大面積投產是不可逆的,這一技術革命將打破國內烯烴行業(yè)的供給格局,使LLDPE和PP重新定價。由于有些煤制烯烴的工藝會同時生產出PE和PP,而PP的比例要比PE高,因此PP產能增速將高于PE。此外,經歷了產能急速擴張和價格下跌,PTA產能增速逐漸放緩,遠東石化的破產更是預示著PTA行業(yè)的優(yōu)勝劣汰已經開啟。
因此,筆者認為,2016年是化工品期貨強弱轉換的一年,以往“弱不禁風”的PTA將上演一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戲碼,而“王謝堂前”的PE將“飛入尋常百姓家”,PP則可能取代PTA,成為空頭品種的代名詞。
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