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上期有色金屬指數(shù)上漲0.83%,最終報收于2141.24點。成分品種方面,除鋅沖高回落收跌0.64%以外,銅、鋁、鉛、鎳、錫分別上漲0.26%、0.59%、0.43%、3.67%和2.59%。
年初至今,上期有色金屬指數(shù)錄得2.31%的收益,相比滬深300指數(shù)和中證全債指數(shù)同期-16.63%和1.25%的表現(xiàn),歷盡熊市的大宗商品正在重煥光彩。此外,相比原油陡峭的遠期曲線,有色金屬平緩甚至反向的遠期結構更有利于投資者捕捉商品市場紅利。
雖然年初至今指數(shù)取得正收益,但有色金屬要進一步打開向上的空間,既需要商品反彈窗口期依然成立,還需要從基本面獲得更多動力。目前來看,6月美聯(lián)儲延緩加息塵埃落定,市場預期下次加息至少延至四季度,那么商品反彈窗口期有望延續(xù)。而從有色金屬供需來看,市場對宏觀數(shù)據(jù)的敏感度明顯下降,特別是風險資產的投資者對需求端的預期大幅調減,因此需求淡季難有故事可講。上周三國務院發(fā)布的《促有色金屬轉型意見》則為市場指明了“炒”供給的未來主線。鑒于供給個性多于共性,有色金屬表現(xiàn)將分化加劇,供給有實質性收縮或短期有供給沖擊的品種才會脫穎而出。
綜上所述,需求端主導的行情往往有良好的動量,但供給端主導的行情往往由事件驅動(愛基,凈值,資訊),行情暴風驟雨但易戛然而止。短期內有色金屬指數(shù)在需求無力的狀態(tài)下需等待供給事件的驅動。當然,本周宏觀大事件帶來的全球風險偏好大起大落也必將裹挾所有風險資產,有色金屬指數(shù)也唯有靜待系統(tǒng)性風險或收益。
來源:期貨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