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以來上證指數維持振蕩攀升格局,雖然周一受B股大跌拖累,上證指數出現跳水,但整體上行趨勢未改。昨日股指創(chuàng)節(jié)后新高,上證指數上漲1.4%成功回補9月12日的跳空缺口。從市場整體環(huán)境看,10月相對溫和,限售股解禁壓力較小,市場流動性較好。但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收緊,四季度國內經濟仍面臨不確定性。同時,11、12月國際風險事件較多,預計股指后市仍將延續(xù)區(qū)間振蕩行情。
經濟基本面仍有隱憂
國慶期間,上半年房價瘋漲的近二十個一二線城市密集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限制投機性購買需求,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房貸杠桿成主基調。調控的力度、政策出臺的背景均嚴于以往調控。事實上,房價的上漲與前期穩(wěn)增長政策相關,為近期經濟短期企穩(wěn)起到巨大作用。隨著房地產調控升級,明年房地產銷售恐出現負增長,缺乏了地產需求的刺激,經濟仍將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從近兩月的經濟數據上看,汽車、地產增速等諸多指標有走好跡象,說明經濟短期平穩(wěn)。9月數據顯示,CPI環(huán)比上漲0.7%,同比上漲1.9%;PPI環(huán)比上漲0.5%,同比上漲0.1%。PPI指數53個月以來首度由負轉正,環(huán)比漲幅擴大將進一步支撐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的持續(xù)好轉。但PPI的回升更多依賴于大宗商品,特別是煤炭和鋼鐵的價格上漲。“黑色系”商品的上漲得益于去產能政策收緊供給,但目前鋼鐵、煤炭兩個行業(yè)全年去產能目標已完成近八成,相關商品的上漲刺激工廠開工復產,價格上漲不具備自我加速特征。9月食品和非食品價格同步攀升,帶動CPI環(huán)比上漲,通脹溫和上行。10月以來豬肉繼續(xù)回落,食品價格整體走弱。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小,10月CPI或仍將繼續(xù)反彈。通脹的回升將制約央行的貨幣政策空間。
受全球需求持續(xù)低迷及去年同期基數影響,9月我國以美元計價出口同比增速大降至-10%,連續(xù)6個月同比下滑,進出口重回負增長。主要貿易伙伴經濟持續(xù)低迷,對美日歐等出口增速均大幅下滑。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但進口同比增速由8月的1.5%再度轉負至9月的-1.9%。數據上看,內需依然偏弱。
隨著近期美元指數的走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不斷刷新新低。央行公布的9月官方外匯儲備數據顯示,當月外匯儲備余額近3.17萬億美元,為2011年6月以來最低值,較8月下滑188億美元。人民幣正式加入SDR之后,央行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容忍度料將加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區(qū)間也可能會加大。隨著美元年底加息預期的升溫以及各地樓市調控措施升級,將會加重匯率貶值壓力及外儲下降壓力。
全球市場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耶倫近期發(fā)言表示,在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期間,經濟一段時間內維持加熱狀態(tài)是合理的,該發(fā)言偏鴿派使得美債長端收益率大幅下跌。美聯儲公布的9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幾位委員認為加息會較快到來,鷹派委員擔心推遲加息可能導致經濟衰退,或影響美聯儲公信力。美國大選在11月,目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大選期間加息概率較小,大選之后的12月市場預計加息概率高達70%,美元指數也在近期逐步走強。另一關注重點是德銀事件,由于在金融衍生品上巨大的敞口,加上受到美國政府對其在次貸危機中兜售相關違約金融產品的懲罰,其股價持續(xù)大跌。目前德國政府表示拒絕認購德銀發(fā)行的新股,排除救助可能性。此外,英國近期動向顯示硬退歐的概率正在逐步上升。意大利脫歐公投、美國大選等事件也將是后期的主要風險點。
整體而言,10月經濟環(huán)境相對寬松,股指或將迎來結構性反彈。但進入11月后,隨著國際風險事件擾動,全球流動性拐點漸近,股指后市仍恐延續(xù)區(qū)間振蕩走勢。
來源:期貨日報